盖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重磅两千年来,盖州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
TUhjnbcbe - 2023/8/17 22:22:00

民族的融合

盖平僻处辽东南隅,且又山海相望,岛屿、林峦之交,虽经历代浩劫,而民种之留遗于兹土者最易繁伙,故自三代、秦汉以来除民族外,累世所遗如靺鞨、鞑靼等族在其子孙多数数典忘祖,已无考从。稽考其余若朝鲜、若高丽、若辽金及元明之滿、蒙、西伯并前清之巴尔虎、汉居民掺杂,种族繁多,人类之不一,较之他省他县,实不无普通、特别之分。今即史册及户籍之可考者,加意调查有左记之数种:

汉族约占十分之八;

满族约占十分之一.七;

蒙族约占十分之一.三;

西伯(锡伯族)约占十分之一.三;

巴尔虎约占十分之一.一;

回族约占十分之一.五;

高丽遗民约占十分之一.一(《盖平县志》)。

同一地域、同一种经济生活、使用同一种语言以及表现于同一种文化上的心理素质,便会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共同体。这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者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这个社会统一体便是民族。

汉民族的形成是多民族交融的结果。“炎*”、“华夏”和“汉”大致代表互相递进的阶段,“炎*”代表远古的传说时代,“华夏”代表着已经踏入到文明的门槛,而“汉”的出现已经是大一统的封建时代了。

几次大的民族融合

古时候的人口涨落、分布变化就是一部历史。古盖州如果*治安定时期,人口会随着生产发展而增长。而王朝末世和战乱动荡时期,人口就会剧减。汉代时古盖州人口增值达到高峰。到了魏晋,由于长期的战乱,人口锐减,高句丽能够长驱直入,也是因为没有抵御的人员。到了辽、金、元时,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爆发,劫掠人口、杀戮人口,人口不能增加,明清之时也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古时候,人口是劳动力,是*队士兵的来源,是国家赋税的承担者,“国以民为本”是历代统治者的金科玉律。

由于春秋战国时的频繁兼并,中原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得到了加强,促进民族的交往,使中原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又以诸多方式与周边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地融入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形成了以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合。在我国的青铜时代,中原*权统称东北诸民族为“东夷”。东北那时有孤竹、令支、屠何、俞人、青丘以及周头等族群。分属于东胡、秽貊、扶余等大的族群。“夷”民族发源并生活繁衍在环渤海湾一带生存,“夏商之时,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茧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汉书·东夷传》)。这个时期,人们认为盖州地域当时或应为秽貊族系的古青丘国。其理由是:《逸周书·王会解》说:“青丘,狐九尾”。孔晁注:“海东地名。”《正义》服虔云:“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山东之海外三百里处,应是辽东半岛南部,具体的应指包括盖州地区在内的一个地域范围。除此外,本地区还有东胡族系的先民存在,这已被现代考古所证实。

秦汉时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促进了各族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读史方舆纪要》:“辽东郡,秦郡。初属燕,后复为郡,领襄平等县十八。”早在战国时,渤海沿岸已能利用航海方式实现经济往来。《禹贡》说冀州贡道:“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山东半岛的沿岸先民也开通近海航线。齐建国初,“便鱼盐之利”,以致“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因为利用沿海交通优越的条件发展经济,于是便有了“海王之国”的执*理想。《孟子·梁惠王下》:“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侥,遵海而南,放于琅邪。”据说这位君主曾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

汉代时,汉民族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人口增长缓慢,经济虽不突出,但他们与汉民族一起缔造了中华民族。辽东在汉时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之地。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在和辽东的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中,就已经造成多元民族的融合。多民族的杂处,使得长时间的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民族得到了融合。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不外乎战争、迁徙、联合、交往、改革、和亲、会盟等项的促进,古代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使汉民族不断地融入了新的民族成分。

辽东吸引了齐地“浮海”移民。古盖州曾经是民族关系复杂的地区,所谓“辽东外徼”、“辽东故塞”,说明这里长期是民族战争的前沿。西汉初年,“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而“辽东最甚”。东汉时,仍有“北匈奴入辽东”之事。“辽东乌桓”、“辽东鲜卑”、“辽东貊人”等称谓都反映区域民族构成的复杂。主要来自齐地的“浮海”移民,对于辽东地方汉人增加具有一定意义。

盖州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融合的高潮期。这时期,与汉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在连年战争的作用下,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在北方建立过*权的民族,都经过一个兴起——强盛——衰亡的轮回,最终消失在民族融合的大潮中。民族间的大迁徙、大流动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一部分汉民族向周边扩散,周边的少数民族又进入中原。东汉以后,东胡族系一支的鲜卑人在辽东建立的前燕*权只存在35年,于年被前秦所灭,将四万余户鲜卑人迁往长安,融入了汉民族。起源于辽东的高句丽*权,在古盖州建立了安市、建安等一批山城,虽然延续了西汉至唐初多年时间,但在年被唐伐灭后,高句丽民族还是最终解体分别流向了中原、辽西的突厥、辽宁吉林的靺鞨和朝鲜半岛南端的新罗。除进入新罗的一支外,流向中原、突厥、靺鞨的那三部分最终都融入到了汉民族中。《新唐书·高句骊传》:“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唐太宗迁6万户、30万人入中原。”

隋唐*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治上的“自治权”,不干涉各族内*,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的特别行*区,渤海国就是这样。公元年,大祚荣建立靺鞨国,唐玄宗诏令渤海为国,成为唐体制下的一个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权,是唐体系下的一个地方羁縻州府,与唐朝之间在*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保持着频繁的来往和密切的联系。渤海国于年被契丹所灭,“得地五千里,兵数十万”,渤海国全境尽入契丹版图。

盖州另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是宋、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先后在辽东设县建置,游牧民族的彪悍的作风、粗放的经营等习性,无疑会影响当地民族。据考证,年辽灭亡后,一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流落沈阳和蒙古附近,继续过起了游牧生活,后来金朝灭亡,契丹人才开始迁往城市。明朝年间,东北耶律部归顺大明,被赐姓刘、丰等汉姓,后来一部分投降后金。经过金、元两朝,几百万契丹人彻底融入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满族和汉民族群体中,契丹作为一个民族完全消亡。

到了元朝更为突出,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虽然元*府实行民族分化*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冲突与纷争同时,通过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其实,契丹人在元代中叶已被元*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其中就有契丹人,元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朝建立之初到被蒙古人灭国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迁都汴京后,内迁的女真人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

进入盖州的其他民族与当地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是免不了的,大多改用汉姓,提倡儒学,一些民族特性会逐渐丧失,最终融入到满、汉民族中。

以*人为主的武装移民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接手辽东,开始在辽东都司之下设卫所,建立卫所体制。为了确保人口数量以巩固其内部稳定,朱元璋为辽东带来了武装移民。

元末,辽东持续了10余年的社会动乱。战争对盖州社会、经济是一场空前的浩劫,或因战乱逃跑,或被红巾*、元*各自掳走,古盖州人口大部失散。为了防御残元势力南下,朱元璋对辽阳一带的居民强制南迁。明洪武四年,朝廷多次将这一地区居民迁至北平府。经过红巾*的进入和裹挟以及明初的强制移民,元朝剩余人口多集中在辽河以东。

明初辽东共建有定辽左、定辽右、定辽前、定辽后、定辽中、东宁、金州、复州、盖州、海州、辽海、沈阳中、沈阳左等13卫。洪武七年(年),辽东*士还剩余8个千户所。而后有2个千户所并入金州卫,其余的6个千户所主要分配在辽阳、复州、海州三地。盖州卫基本是由辽东土著*人组成。明代*事管理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帮丁制度,就是三个余丁供应一个正*,即不充*役的人丁供应在伍的*人。

后来,明朝在辽东都司设置25个卫,每个卫所辖所的数目不相同。《全辽志》载:辽东都司所辖25卫,总计千户所个。明初每所大约有人。史料记载的明永乐时期辽东*人数最多19万人。这包括四部分人口,一是由土著转成的*人,二是征服辽东的明*战士,三是谪戍的充*罪犯,四是故元将士。

辽东各个卫所里的*士及家属成为了明初辽东地区人口的主要来源,而这些*士及家属多来自于山东和河南。《明宣宗实录》载,宁远卫的*士从辽东其他卫所的多余*士补充,如果不够可以从内地附近的卫所调补。后来就从山海卫调来*士人,随居家属人。此外,宣德元年,平定汉王叛乱后,还把汉王的青州中护卫官兵强制迁往辽东诸卫屯种,这次迁徙不足6万多。明初的武装移民主要在洪武时期。

明、清时期,盖州内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只不过清初的民族同化带有非常严重的强迫性甚至引发杀戮。满清贵族为了防止满族被汉人同化,严禁满汉通婚,实行民族隔离*策,但也没有完全阻止民族融合的趋势。努尔哈赤攻占辽沈地区时,大量汉人被掠,成为家内奴或从事生产的奴仆。为扩大兵源,又从汉人中抽壮丁,编为汉八旗。现今的满族就包括满洲后裔、当年的汉八旗人后裔和蒙八旗人的后裔。清定鼎北京,加强了对中原以外地区的控制与管理,既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各民族间的融合。从清初开始,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内地汉族人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也大量流入辽东,与他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盖州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其他民族也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自然的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中原人到辽东,也把中原文化带到这里。仅从本地出土的墓志或墓碑铭文中,就能看出关内人氏因战事、仕途等原因来到盖州定居的情况。

《明昭信校尉田潏同安人张氏墓志铭》:“君讳潏,字本清。厥祖胜,乃直隶淮安府清县人也,为元行院判附,我大明洪武年间,以*功升盖州卫右所百户,传爵于资……。”

《明故盖州卫明威将*东林朱公墓志铭》:“公讳镇,字世安,东林其别号也。其先贯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元末我太祖高皇帝兵起淮甸,公之高大父讳名者,响应从之,策公行赏,首试百户,及永乐间奉旨调本卫。……”

《明程隐翁配张氏合圹墓志铭》:“翁讳进,字以正,别号梨峰。其先山东莱州掖县人,始祖讳才,□□学孺。太祖高皇帝赐图像、金盔甲、刀各一,升辽东铁岭实授百户。才生振,调盖州卫。……”

清《薛家宗谱溯源碑》:吾祖发籍山东登州*县薛家庄,是以户大丁繁而迁赴关东奉省盖平县城东,距城三里薛家屯。乃专务农业,勤俭为本,后值子孙绳绳。又复徙居本邑东南山赤山沟占地为业,又名薛家屯者,以来百年余矣。

清《翁世礼夫妇合葬墓碑记》:“……我大清定鼎以来,圣天子之仁恩普徧寰区,而关东实发祥之地,其仁恩为尤渥焉。是故,四方之群黎百姓靡不扶老携幼聚居于此。我高祖系永平府抚宁县九华台人氏,于顺治年间来至关东,志在创业垂统……”。

清《曹公富贵三合葬之墓碑》:“……先人原系顺天京都正红旗蒙古人士。在京南四十里鸦子庙住,后于康熙年间奉旨将我高祖兄弟四人,拨归奉天金州满正旗驻防,在城东南三十里海青岛居住。传三世至我父富贵。公因家业凋零,就亲谋食,觅居盖邑东南七盘岭前居住……。”

清《秦公聚奎神道碑铭》:“星五,号唤文,别号凤山。先世自福建迁山东、奉天盖平县,世有隐德……”。

清《卞宁魁卞孙氏合葬墓碑》:“朔自曹叔振铎之苗裔,封以汴而为姓。后于前明国初,由山东登州*县二龙山地方,授盖州卫指挥,在城东龙湾处驻在。国初于雍正四年,分支占领□□正红旗界……”。

民国《罗氏驻防盖州及茔葬溯源碑》:“恭溯我始祖铁公,以明季指挥使移节于辽。二世祖春、山二公,克绍前勋,茔兆均在广宁。三世祖仁英公,随清太宗征锦州,屡著战功,从龙入京隶正白旗汉*,仕至固山章京”。

中原人到辽东,也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带到这里。到清晚期,伴随汉族人不断进入东北,“黑龙江以南的满洲几乎人人会说点汉语”(《剑桥中国晚清史》),而满语则日渐衰落。至民国,此种变化更为显著,满族人中,已有大部分开始改说汉语、使用汉姓。曾这样记载:“现在满人几与汉人完全同化:他们的言语,也渐归消灭,转用汉语了”。自然的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两千年来,盖州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