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一直是内陆国家。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土文明迥异于西方的海洋文化,因此在地名这具有悠久历史因子的载体中,很少见到跟海洋有关的名字。
但是鲅鱼圈是个例外
鲅鱼圈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个
以海洋鱼类命名的地方
鲅鱼圈,究竟几个意思?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鲅鱼圈地名办曾经组织人员对全区地名进行普查,后来因办公场所迁易,资料散失,殊为遗憾。在盖县档案馆,笔者看到了年至年全国地名普查时关于鲅鱼圈的记录:清康熙年间有打鱼船来此打鲅鱼,因港湾似弧形而得名。*府驻地赵北屯。由此可知,鲅鱼圈当初被叫开来,应该是从外省来此打鱼的渔民口中。
笔者采访年逾九十的盐场村老人赵永家时,他回忆起小时候父母说过,清朝时六省打鱼船来此歇集,主要打鲅鱼,因海湾成月牙形,鲅鱼圈就叫开了。
关于这个说法,笔者从望海老人张涛口中也得到了印证。他说清朝时,辽河入海口附近为天然鱼场,每年小满至夏至期间,鲅鱼集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因此有六省渔船,冀、鲁、苏、闽、浙、粤船只来渤海打鱼,形成为期一个多月的海市,而当时没有冷藏技术,捕捞之鱼并不能运回南方,幸因附近盐滩颇多,故而就地加工整理,一时渔行林立。
如今鲅鱼圈海岸线绵长多弧,此种命名方式无可厚非。但是笔者采访老文化馆馆长范垂鹏先生,他却给出了另一种说法:当年鲅鱼圈还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海岸线有限,以圈字命名皆因周围多山,围成一个圈的形状,而如今电厂以及港口四周多有小丘林立,中间类似一个小盆地,故而称之鲅鱼圈。
而鲅鱼圈的圈究竟指的是因山环绕形成圈状,还是因沙滩之故而称圈字,因年代久远,莫衷一是。也有可能这个圈字既不跟山有关、也不跟沙滩有关,而只是代表一种范围,指的是这个地方是产鲅鱼的地界之意。
丁酉冬,我拜访葛成良主任,他在公社和区里工作多年,自然对乡土文史颇为熟稔。据他介绍,鲅鱼圈原无村型,只是海边上几间茅草窩棚供打鱼人暂棲。一百五十多年前,分别有六省十三县的渔民来此谋生,遂变独居为群落。
每年的四月槐花开时,便是*花鱼盛期,多至相踵而无微隙。以望海寨为交易中心,海滩堆满了*花鱼,待价而沽。当时当地人排斥外来船,所以六省十三县的外来户只有另寻别处而落脚。
五月节、八月节是鲅鱼季,捕此鱼是外来船之长项,故都集聚西关屯村西海边落脚,並以此为中心交易鲅鱼。此鱼不能停放时间长,故他们捕上来的鲅鱼必须快速交易。久之,此地就以交易鲅鱼而闻名远近。
而外驻船越来越多,形成了以各种南腔北调杂居的大屯落。他们称自己的居处为圈内,称本地人为圈外。而本地人愿意买他们的鲅鱼,故习惯称其鲅鱼圈以示于别处相区别。
那为什么不叫*花圈抑或别的什么圈呢?盖因渤海湾的鲅鱼是一年两季迴游至此,而*花鱼只在每年四月到此。自然鲅鱼丰盛,故而称之。一九五五年初级社时改为海星村,五八年成立公社时因鲅鱼圈正好居中间,南十八里,北十六里,交通相当且无重名,故改称鲅鱼圈公社。
那么关于“六省渔民”何时来到鲅鱼圈打鱼,也就是说鲅鱼圈何时在渔民中流传开来?这个并没有确切的时间。
但是清初顺治年间,因为郑成功在台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为了维持朝廷稳定,实行海禁。清顺治十二年(年),清*府下令:“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
而到了顺治十八年,清*府又厉行迁海*策,命令滨海居民迁移内地,还派出大量的官员到各地监督迁移,沿海居民被强行内迁三十里:“燔宅舍,焚积聚,伐树木,荒田地,妇泣婴啼,流民塞路,民死过半,惨不可言。”因此那个时候鲅鱼圈这个地方是荒无人烟的。
清初的海禁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年)方才解除。笔者认为,鲅鱼圈名字的确立不应早于这个年份。
鲅鱼圈最早见于何种官方史籍?笔者查阅清代康熙年间地理学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收录了熊岳,并没有记录鲅鱼圈字样。而清末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同样只记录到熊岳,未见鲅鱼圈字样。
笔者手中的资料中,在民国十九年()版的《盖平县志》中,有“……此外尚有三五渔港曰西套曰望海曰鲅鱼圈皆属风帆小港非交通海口也”,这是笔者见过记录鲅鱼圈最早的典籍。
民国九年()的《盖平乡土志》亦记有“鲅鱼圈”字样。往上推地方志,康熙二十一年版的《盖平县志》并未出现“鲅鱼圈”字样。
查阅《盖县*区沿革》可知,直至清末,鲅鱼圈并未作为村一级的行*单位存在,在年——年间的盖县*区分布上,如今的鲅鱼圈地界分属沙岗区、望海区、柏林区。故不见经传,良有以也。
此后数十年间时局动荡,*权革易,直至年东北光复后,鲅鱼圈才首次以村级单位在《盖县*区沿革》上出现,时隶属芦家屯区。
年,盖州互助合作运动时期,鲅鱼圈设乡,驻地鲅鱼圈村,下辖7村1社:鲅鱼圈、西关屯、大董屯、盐场、共和、神井子、三家子和海星农业高级社。此后又成立鲅鱼圈公社,辖1管理区16生产大队。
至年1月,根据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建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将鲅鱼圈从盖县成建制划出,设立了营口市鲅鱼圈区。人,划入市区。
年10月,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直至今日。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名头显得太官方、太正式,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而鲅鱼圈这个名字又有些土气以及生僻,在当年经济交通以及资讯还不发达的时候,也曾闹过不少笑话。
据说有位黑龙江的朋友给刚到鲅鱼圈的家人写信,只大致听说鲅鱼圈,却无从想象是哪几个字。于是根据读音展开联想写成八一,至于“圈”,则创造性地画了一个圆,于是信封上出现了“营口市八一O区”字样,幸得邮递员解读能力超强,顺利将信送到。倒是收信人对“八一O”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跟朋友通了电话才明白个中原委。
九十年代初,报社的一个同事收到一个邮件,细看之下放声大笑,原来邮件地址被写成了“鱿鱼圈”,好端端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变成了油炸食品,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至于让鲅鱼圈归属了熊岳的,或者是写成“八鱼圈”的,已不足为奇。
国内有许多城市为了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更名,从而获得了名利双收。比如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张家界、香格里拉,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们之前叫做大庸和中甸。
对于鲅鱼圈这三个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报社也曾发起过区名民间征集活动,从来稿的情况看,与“港”、“海”、“湾”有关的名称占大多数:如海明区、新港区、金湾区、海星区。
后来因为程序繁杂、成本太高等原因搁置,反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兴起,鲅鱼圈的名字广为传播,成了一种地名特色,成为了一种标识,对改名也就不提了。
视频:这是鲅鱼圈
关于鲅鱼圈名字的故事
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
再有人问你,
这为什么叫鲅鱼圈
就把这篇内容告诉他吧
?航拍鲅鱼圈!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网红城市榜”终于有了这个声音!
?咔!咔!咔!“最美鲅马笑脸征集”开始啦!拿出手机一起拍,为鲅马加油!
?鲅鱼圈开始“点名”啦!你在线上点我去线下检,共同守护舌尖安全!
?
鲅鱼圈车主:好消息!又新增一处机动车检测站,就近检车更方便!编辑丨白旭美编丨李天娇
校对丨潘健主编丨李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