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市胡同
写在古城大地上的历史文化活化石
鱼市胡同,位于盖州古城中部,鼓楼北及城东门外沿街,旧时,以鱼类交易市场设此,故名。
古城盖州的海产品集散尤以清代为甚。西海一带有非常丰富的海产资源,在清代就是奉天省的渔业中心,在五个海区中占有“营盘”、“盖复”两大渔区;城内分有银市、柴市、鱼市、*花鱼市、菜市、茧市、牲口市等,古城相关产业也相对发达。
那时候,沿海各渔港每年春夏之交为“渔汛期”,依次分为“*花鱼汛"、“鲙鱼汛”、“鲅鱼汛”等,人称大“海市”,届时,山东等地渔船云集西海,将捕来的鱼类运往盖州古城“鱼市胡同"销售。鱼市在鼓楼北及东门外,*花鱼市在城东门外,此后,鱼市鱼市逐渐扩展到淡水、海产品兼营,形成早期盖州市较大规模的综合水产品集贸市场。当年的渔业也相当红火。
渔户捕鱼的船为木船,叫作“马槽"、“燕飞”、“花鞋”、“蝈子”、“舢板”、“划子”等各式的名称。盖州人依赖传统,船只几乎几百年也没有什么变化。船只无论大小,都是木制的,海上行船不同内河,大抵要用风帆才行,少的一张帆,多的要三张帆。自认为“好把头能使八面风”这就足够了,似乎天涯海角都可以行走,改造渔船和捕鱼好像在其次。
辽东湾海冰灾害严重,每年出海的时间不长。能够出海捕鱼的时候,千帆竞渡,也是很壮观的场景。光是网具,就有风网、挂网、流网、张网、袖网、凉网、插网等。渔业带动了捻船、织网、油漆、捻绳索等相关产业。据光绪三十四年(年)记载:盖州一带有渔户四百三十一户,各种渔船二百九十四只。年产*花鱼七十五万七千斤,鲙鱼二十四万九千斤,鲅鱼七万斤,铜鳞鱼五十九万四千斤,梭鱼一万一千斤,各种杂鱼三十万斤,青虾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斤。岁月沧桑,鱼市胡同这些老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载体已经熔铸进古城文化的生命里。它似散落在城市的珠玉,沉淀着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聚合着城市跳动的脉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