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说*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位,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辽东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高氏图腾
高姓图腾是高族的族称。高族首创了观天象危屋华盖“天余”(天脐)建筑形式。像天余的“个”形尖顶,取像天穹。“冋”是立的坛台,或者像高出平地的塬、坝、丘、墟。要观察日月星辰,必须站在高处,视线才不被遮住,坛台有三重或九重,上小下大,像梯形,概栝作“冋”。“冂”为外廓底座,“冂”为顶上坛台平面图。高氏始祖
高傒(?—前年)姜姓,高氏,名傒,字祖望,谥号敬仲,春秋齐国大夫,在卿大夫中声望最高,公元前年,公孙无知等作乱,杀齐襄公自立,高傒和国懿仲等用计诛除乱*,并拥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即齐桓公。因封地在卢(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故高氏又有旁支为卢氏。自号“白兔先生”。
高氏祖训
《高氏家训》
尊祠堂:此是尊敬祖宗第一要务,是报本思源之大端。子孙要量家力而为之。仁孝之人,家道必兴。
重祭祀:祭祀之道,国家之大事,家族之大礼。国祭炎*祖先,家祭本族先祖。远祖毋忘祭扫,祭祀务必心诚。承先启后,家族昌盛。
读谱系:修家谱关系甚大。家有谱,如地方有志,国有史,看序言尽知其详。后辈应当视为家宝。明白其家族世系,尊长爱幼,加强家族凝聚力,达到团结友善的目的。
高子遗书家训明?高攀龙
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有要紧。作人的道理,不必多言,只看小学,便是依此作,岂有差失?从古聪明者睿知,圣贤豪杰,只于此见得透,下手早,所以其人千古万古,不可磨灭。闻此言不信,便是凡愚所闻宜猛省。
作好人,觉得眼前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真是可哀。吾为子孙,发此真切诚恳之语,不可草草看过。
吾儒学问主于经世,故圣贤教人莫先穷理。道理不明,有不知不觉堕入小人之归者,可畏。穷理虽多方,要在读书亲贤。小学,近思录,四书五经,周程张朱语录,性理纲目,所当读之书也。知人之要,在其中矣。
取人要知圣人取狂狷之意。狂狷皆与世俗不相入,然可以入道。若恶此等人,便不是好消息。所与皆庸俗人已,末有不入庸俗者。出而用世便与小人相匿,与君子为仇,最是大利害处,不可轻看。吾见天下人,坐此病甚多,以此知圣人是万世法眼。
不可专取人之才,当以忠信为本,自古君子为小人所惑,皆是取其才,小人未有无才者。
以孝弟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时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恶人,人亦恶我。我慢人,人亦慢我。此感应自然之理,切不可结怨于人。
结怨于人,譬如服*,其*且入必发,但有小大迟速不同耳。人家祖宗受人欺侮,其子孙传说不忘,乘时遇会,终须报之。彼我当然,出尔反尔,岂不可戒也。
言语最要谨慎,交游最要审择。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若是贤友,愈多愈好。只恐人才难得,知人实难耳。语云:要作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又云:人生丧身亡家,言语占了八分。皆格言也。
见过所以求福,反己所以免祸。常见己过,常向吉中行矣。自认为是,人不好再张口矣。非是为横逆之来,姑且自认不是。其实人非圣人,岂能尽善。人来加我,多是自取。但肯反求道理,自见如此,则吾心愈细密,临时愈精详。一番经历,一番进益,省了几多气力,长了几多识见,小人所以为小人者,只见别人不是而已。
人家有体面崖岸之说,大害事,家人惹事。直者,置之曲者,治之而已。往往为体面立崖岸,曲护其短,力直其事,此乃自伤体面,自毁崖岸也。长小人之志,生不测之变,多由于此。
世间惟财色二色最迷惑人,最败坏人。故妻妾而外,皆为非己之色。淫人妻女,妻女淫人,夭寿折福,殃留子孙,皆有明验显报。少年当竭力保守,视身为白玉,一失脚即成粉碎。视此事如鸠*,一入口即立死。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赎。可畏哉,可畏哉!古人甚祸非分之得,故货悖而人,亦悖而出。吾见世人非分得财,非得财也,得祸也。积财愈多,积祸愈大,往往生出异常不肖子孙,作出无限丑事,资人笑话。层见叠出于耳目之前而不悟,悲夫!吾试静心思之,净眼观之,凡宫室,饮食,衣服,器用,受用得有数扑素些,有何不好?简淡些,有何不好?人心但从欲如流,往而不返耳,转念之间,每日当省不省者甚多,日减一日,岂不潇洒快话?但力勤俭两字。终不取一毫非分之得,泰然自得,衾影无作,不胜于秽浊之富百千万倍耶!
人生爵位,自有分定,非可营求。只看得义命二字透,落得做个君子。不然,空污秽清净世界,空玷辱清白家门,不如穷檐破屋,田夫牧子,老死之人不闻者,反免得一番大丑也。
士大夫居间得财之丑,不减于室女逾墙从人之羞。流俗滔滔,恬不为怪者,只是不曾立志作人。若要做人,自知男女失节,总是一般。
人身顶天立地,为纲常名教之寄,甚贵重也。不自知其贵重,少年比之匪人,*博宿娼之事,清夜睨而自视,成何面目?若以为无伤而不羞,便是人家下流子弟,甘心下流,又复何言?
捉人打人,最是恶事,最是险事。未必便至于死,但一捉一打,或其人不幸遭病死,或因别事死,便不能脱然无累。保身保家,戒此为要。极不堪者,自有官法,自有公论,何苦自蹈危险耶!况自家人。外乡*中与我平等,岂可以贵贱,贫富,强弱之故,妄凌辱人乎?家人违犯,必令人扑责,决不可拳打脚踢。暴怒之下有失。戒之,戒之!
古语云: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人若不遭天祸,施舍能费几文?故济人不在大费己财,但以方便存心。残羹剩饭,亦可救人之饥;敝衣败絮,亦可救人之寒。酒筵省得一二品,遗赠省得一二器,少置衣服一二套,省去长物一二件,切切为贫人算计,存些嬴余,为济人急难。去无用可成大用,积小惠可成大德。此为善中一大功课也。
少杀生命最可养心,最可惜福。一般皮肉,一般痛苦物,但不能言耳,不知其刀俎之间何等苦恼。我却以日用口腹,人事应酬,略不为彼思量,岂复有仁心乎!供客勿多肴品,兼用素菜,切切为生命算计,稍可省者便省之。省杀一命于吾心有无限安处,积此仁心慈念,自有无限妙处。此又为善中一大功课也。
有一种俗人,如庸书,作中,作媒,唱曲之类,其所知者,势力所谈者,声色所就者,酒色而已,与之绸缪,一妨人读书之功,一消人高明之意,一浸淫渐渍,引人不善而不自知,所谓便辟侧媚也,为损不小急,宜警觉。
人失不读书者,但守太祖高皇帝圣谕六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时时在心上转一过,口中念一过,胜于诵经,自然生长善根,消沉罪过,在乡里中作个善人,子孙必有兴者。各寻一生理,专心守而勿变,自各有遇于毋作非为。内尤要痛戒嫖睹告状,此三者,不读书人尤易犯,破家丧身尤速也。
高氏起源
起源始祖
源于姜姓
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源于姜姓
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为山东高氏。
源于鲜卑族:
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熙元~年)大力实行*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汉化*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卑族拓拔部寔娄氏部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城西有单高楼村和双高楼村,猜测为鲜卑族楼氏一脉,并在单高楼村存有高氏祠堂。
在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权末期,鲜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东魏大丞相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在其子高洋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公元年)废黜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权后,于同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年)赐他贵族姓氏为高氏。另外,鲜卑族人元文遥在北齐时期也先后得到国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国王高湛继位有功,北齐天统二年(公元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氏,亦为河南高氏之一。
十六国时,后燕国王鲜卑族人慕容云改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多有改复姓慕容氏为单姓高氏者,后文化上汉化,是为河北高氏的主流。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南北朝时,先后有鲜卑族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7]。当高氏建立北齐*权后,其姓氏就贵为北齐*权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氏以示恩宠之举,徐子远从此改姓为高氏,其后代后来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当高氏建立北齐*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满族姓氏中的x佳氏原本都是汉族,汉族被虏为包衣或自愿为奴入旗后,被赐予满族姓氏,其形式就是在自己本来的姓氏后面添加一个佳字。)
满族多啰氏,亦称刁落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Hala,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高氏、赵氏等。
满族高佳氏,满语为Gao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辽阳(今辽宁辽阳)、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满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满语为Gerci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满族萨克达氏,原为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多为高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满语为Gorolo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国氏等。
满族郭尔佳氏,亦称郭罗佳氏、固尔佳氏,满语为GorgiyaHala,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南部)、长白山区、嫩河(今黑龙江讷河)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高氏、郭氏、顾氏等。
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辽、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属于以国名为氏。羽真氏族部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古燕国扶余氏族的一个分支,本姓扶余氏,西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汉王朝积弱没落,其羽真氏族部落首领高朱蒙(高邹牟)乘机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了高句骊国,朱蒙自称是高阳氏之苗裔,所以改为单姓高氏。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历史时期,有汉史称其为“夫余族”。西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高句丽瑠璃明王高类利二十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瑠璃明王迁都城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西秦建弘八年(高句丽长寿王高巨链十四年,公元年),高句丽长寿王又将都城迁至王险城(今朝鲜平壤)。由于高句骊的国王世为高氏,所以在古代辽东半岛、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存在期间,高氏家族一直有着较高的*治地位。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高琳,其祖先高句骊人,在其五世祖高宗时期归附北魏王朝,世代相传至今。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到了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高句丽宝臧王高宝藏二十六年,公元年),高句骊国被唐朝*大总管徐世勣(李勣)和安东都护薛仁贵联*所灭,唐*生擒高句丽王及其权相,屠数万,收户口六十九万户,之后唐王朝在王险城设立安东都护府。其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氏族人迁居中原内地,世代沿称高氏相传。
源于冒姓,出自唐朝中叶大时期宦官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属于冒姓为氏。由于高力士是个太监,无子嗣,因此曾收养了一大批巴结他的官宦贵族之子为养子,皆私赐其姓氏为高氏,世代相传。
源于官位:
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高庙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庙令的后裔子孙中,到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之际,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庙氏,世代相传。
出自晋朝时期官吏高力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高力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高力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高氏、力氏、督氏,世代相传。
汉朝的匈奴句(音勾)王宜冠侯高不识后裔;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纳兰氏改高姓;清朝满洲八旗高佳氏、赫舍里氏、佟佳氏、郭洛罗氏等氏族很多命姓高。回族中则有西域穆斯林入关后改姓高,如元代学者西亚人高亨及子高克恭,其先世为西域回回,随蒙古征服者入关,落籍山西,以高为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逐渐同化为北方的高姓。在南方,则有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哈尼族、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锡伯族、回族、东乡族、裕固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中的高姓。这些民族的高姓,或是其先祖由汉文化汉化而来,或是按少数民族译音确定,或是接受官方赐姓而得。再有一种或因需依附大族权贵等*治原因而改。比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改高氏,高丽羽真氏改高氏,南北朝鲜卑族元氏、徐氏改高氏等。北齐皇帝高洋,则给当时鲜卑族的元景安、元文遥等功臣,赐予了“高”姓。再就是“高”字开头的复姓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改为单姓“高”,则是历史使然。此外,还有民间过继外姓子女为嗣而改高的,也较普遍。
迁徙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在四世纪末和五世纪初以及五世纪末,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大规模迁徙日本群岛,形成两次日本史书称之为“归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祸根是由西晋后期的五胡乱华等,长期极其残酷的民族仇杀使大陆汉族人不堪忍受,开始了向四周大规模迁徙的浪潮:主要是南迁江南,其次是由东北逃向朝鲜半岛,南北两路难民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最后去了日本。当年阿知王(刘姓)来日本的时,高姓有随行者。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公元-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中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中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公元-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年中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中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明朝以后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万,为中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中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中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中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万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万;0.9-2.7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万;不足0.9万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人口大约92万。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重庆东部巫山,奉节、湖北大部及利川、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40.3%。
高氏文化
郡望
渤海郡、渔阳郡、广陵郡、河南郡
堂号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江阳堂、扬州堂。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其后裔子孙遂以为堂号。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担任费城宰(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由是,高氏后代以“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的支持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讲述武安故事展示武安山水
介绍武安风物弘扬武安文化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