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研究b1ddwbcl
TUhjnbcbe - 2020/6/21 11:4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研究


摘要: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明确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任务,采取战略措施,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沿海地区农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极大地刺激了农业及农村领域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和渴望。因此,实施农业发展新战略——“信息跨越”战略,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一、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认识


        (一)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战略背景


        进入信息社会时代和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是选择“信息跨越”战略的大背景。


        1.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通过应用传统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可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但是总成本高,时间效率低。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沿海地区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而且应该以工业生产方式搞农业的做法,向以信息化生产方式搞农业的方向调整,形成与全局“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相协调的态势。


        2.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飞跃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为世界科技革命拉开了序幕。目前,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强度已高于工业81


    .6%,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而我国农业信息化强度低于工业288


    .9%,与整个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未来的农业技术革命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3.农业信息络化和数字化带动了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全球化。如果说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是走向市场经济,那么未来的改革则是走向全球经济,加快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信息络化和数字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潜在能力,带动农业科技、农业经济以至于整个农村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在瞬息之间获得大量的世界市场行情,调动系列化产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战略挑战和机遇


        1.农业信息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起点条件高的压力。在发达国家信息化先起步并抢占制高点的情况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信息化的外部压力加大。第二,经济实力的约束。对于我国弱质农业来说,如何在资金来源不足,资金支出项目又很多的情况下合理抉择,正确选择信息化发展方向,是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第三,农业自身特点加大了难度。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其内在必然性,同时也会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流程等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第四,贸易壁垒的限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已签署的农业协议,中国目前高达45%的农产品关税将在2004年之前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种类降低10%~12%,在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要降低至17%,重点农产品关税则要降至14.5%,这无疑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问题。


        2.农业信息化面临着难逢的机遇。第一,可以借船出海。我国的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尚处于中期阶段拉开序幕的,信息产业的起步及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除了具有资源竞争关系之外,还提供了协调发展和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机会。第二,弱者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在信息技术面前,传统的比较优势,如资源、人力等对经济地位和发展的决定作用将大大削弱。对农业而言,如果信息环境改善,一些地理上封闭的地区不一定处于经济上的劣势,远离都市文明和净化的农业环境可能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第三,可以高起点发展。农业完全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地位,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成果,在较高的起点上装备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合理规划和建设高效的信息和应用系统等。第四,有融人发展潮流的机会。如果我国农业能够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采取正确的战略,不仅可以加速自身信息化的步伐,而且可以与信息产业的其他产业间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第五,带动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必要条件。像改进传统工业方式一样,信息化也必将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战略意义


        1.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实施“信息跨越”战略。目前,沿海地区都相继提出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认为,农业要向现代化农业跨越,我们认为信息化带动是关键。因为,农业信息技术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的重要保证,农业信息技术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现代化农业需要农业生产者掌握高新技术;现代化的农业要求采用农业新技术进行管理;农业信息化在地区宏观决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地区经济不平衡性,要求沿海地区实施“信息跨越”战略。信息化建设,其速度取决于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取决于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农民富裕程度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信息的需求不同,农业信息化的速度必然有快有慢,地区有先有后。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北京、天津地区,企业、*府、社区信息化已经进入发展期,综合经济实力强、农民富裕程度高,应率先实施“农业信息跨越“战略。


        3.沿海地区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的叠加时期,能够实施“信息跨越”战略。农业发展在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后,正在走向信息农业。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都有一个交叉重叠或是一个叠加的时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正处在这信息化和现代化叠加时期,这是一次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可以说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可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4.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沿海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在全国、本地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全局和整体中是区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无疑,搞好沿海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周边、对全国乃至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起先导作用、示范作用或启迪作用。


        5.沿海地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具有双重性,如果运用得好,就有可能为落后国家、落后地区、落后产业超越先进提供很好的支撑;反之,差距将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社会信息化指数方面,中国落后于美国40年,所以,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十分必要和迫切。


        6.沿海地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应对WTO、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的信息建设大大落后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农户、农业企业了解的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吻合;单个农户、小规模农业组织搜集、捕捉、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对市场反应迟钝;信息服务也不到位,农业生产经营者只能凭直觉和经验决策,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生产经营呈周期性波动,社会资源浪费巨大。因此,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指导服务工作,组织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已十分紧迫。


        7.沿海地区加快农业信息化是当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已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农村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必须有市场,必须产生效益,而市场和效益问题又是个信息问题。所以,只有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用信息引导农民自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8.沿海地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民和农业企业,*府对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信息体系应是思考的首要问题,也应该成为各级农业和涉农部门的主要工作方面和基本工作内容。


        二、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方向、目标及其阶段


        (一)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我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农业又落后于工业,我们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我国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基本方向是:在农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都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技术装备,就是说,沿海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络化。总体目标是:利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并运行由支持宏观决策、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类应用信息系统组成的多元化的信息应用体系及相关的大型数据库群,加速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群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加大农业电子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依托国家农业互联和国家农业数据库,能够满足农业宏观调控、微观导向和农村社会化服务要求的沿海地区的农业信息络;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支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服务队伍。具体说来,在21世纪前半叶,一是要建成我国“农业信息快速路”,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修路”,这条路要修到沿海地区的县、乡、农场,要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接轨,要加入国际信息互联;二是要加速研制沿海地区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群和农业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就是所谓“造车、备货”,实现沿海地区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全面信息化、自动化。


        (二)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基本特征和标志


        基本特征是:第一,以高科技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第二,农业内部林、牧、渔各业间,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产业间,中央、省地、乡镇的地域间,国与国、国与地区的国际间都相互渗透,具有开放性。第三,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具有高效性。第四,促使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引进了竞争机制,具有挑战性。


        基本标志:据预测,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可以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其标志:第一,*府农业决策信息化;第二,信息成为农民生产经营的依据;第三,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第四,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第五,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络化。


        基本指标、第一,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S)的水平):包括通讯络、计算机络、带宽,分布情况、电话用户数等;第二,农业信息技术装备:包括计算机的拥有量、站数量及其他通讯设备能否保证信息传播畅通;第三,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数据库的种类和数量、农业信息资源获取量和络、农业信息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第四,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各种农业信息技术的用户数,可按主要农业信息技术的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如农业专家系统的种类和实际应用的普及率;第五,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农业信息技术采用在农业生产总值中所起的增值作用,即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三)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发展阶段


        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末为萌芽和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农业信息化手段多样化,不仅包括络信息,还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墙报,甚至还包括技术明白纸,而且,后者占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2001年-


    2003年为重点开发应用阶段。建立起覆盖市、县、大多数乡镇以及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络;进一步发挥各级新闻媒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加大农村市场信息的传播力度;建立一支农村信息员队伍,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络。通过新闻媒体、农业信息、农广校、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密切合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络。通过抓窗口,抓龙头,抓资源,抓延伸,抓队伍,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第三阶段,2003年-


    2008年为初步信息化阶段。这是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农业信息络、农业数据库建设、农业多媒体制作、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农业数字图书馆和农业文献信息源、农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农业信息的运用,使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得到初步实现。


        第四阶段,2008年-


    2010年为基本信息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运用络信息的能力,使农业信息化技术真正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掌握,使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目标,使沿海地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化。


        三、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战略任务


        (一)夯实一个基础——开发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1.农业生产资源信息开发与整合。是指采用遥感和地面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采集土地、水资源、农业工程、农业机械等信息。这类信息可正确、及时地了解农业资源和环境变化,制定相应的*策与对策;帮助农民了解本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


        2.农业环境信息开发与整合。主要包括农业气象、病虫害、环境污染等信息。这类信息可以引导农户使用技术先进的环保的农用生产资料,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生产供应信息开发与整合。主要包括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农具、饲料及其原料等信息。这类信息主要是帮助农民选择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性能价格比合理的农用生产资料,同时,可以规范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减少生产资料的供需矛盾,杜绝劣质农资泛滥,保护农民利益。


        4.农业生产信息开发与整合。包括种植面积、长势、产量、存栏量、管理状况等信息。这类信息可以帮助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农产品销售和市场信息开发与整合。主要包括各种农产品的销售数量、价格及各地农产品行情信息。这类信息帮助农民解决自己生产的产品如何销售、以什么样的价格销售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使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


    6.农产品加工信息开发与整合。主要包括农业加工品的种类、生产规模及其市场状况等信息。这类信息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布局和规模经营,在多层次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使农业走上专业化、基地化、商品化路子。


    7.农业科技信息开发与整合。包括农业科技成果、科研动态、科技开发项目、新产品、新品种农业栽培技术、农副产品先进加工技术、招商引资、农业科技人才等信息。这类信息可以强化科技兴农思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流、推广和应用,同时还可以使农业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更好地了解农业科技需求,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工作。


        8.农业人才和劳务信息开发与整合。这类信息为农业发展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农民教育的良好机制,培养和造就一代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9.农业*策和国际市场信息开发与整合。这类信息使农民更有效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市场作出及时准确地反应,提高优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竞争力。


    10.农业综合决策分析信息开发与整合。这是指进行信息归纳、推演、预测等,形成农业专家系统,提供深加工信息产品。这类信息的作用在于,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决策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等。


    11.农业管理决策信息开发与整合。这是从多层次入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得出不同的农业管理优化决策方案。这类信息可以使农业行*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管理、农业企业管理等部门相互结合,形成合力。


        (二)搞好一个络——农业信息传输络


    1.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络中心。主要任务有:①设计计算机络中心主机房建设与主机的配置方案;②设计区域计算机局域的建设方案;③解决农业行*信息中心与下属农业企事业单位的连接问题;④解决络中心到县、乡的信息连接


        传输问题;⑤解决与市级信息中心和上级农业信息络中心的联通问题;⑥解决与涉农行*、事业单位的络连接和信息传输问题;⑦解决与互联的连接问题;⑧指导区域内各区县根据统一规划,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计算机络;⑨解决农业信息到村进户的信息传输和连接问题。


        2.建设发布区域内农业信息的综合站。针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和本地的自然资源特色,搜集、加工信息资源,再从信息资源中开发出本地化、专业化、多样化特点的农业多媒体信息产品和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关的市场信息数据库、适用新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通过互联把当地市场、产业、生产者、客户连接在一起,建立一个农业门户站,将相关单位的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充分共享的站,使使用者通过门户站浏览到更多的信息。


        3.创建有特色的农业信息站。一是围绕本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站;二是创建特色农业信息站,抓住区域农业发展的重点开展服务,使信息服务贴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4.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局域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把各种计算机设备互连在一起,进行数据通信的计算机通信络。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计算机局域建设的空间布局;二是专业分类的合理性;三是实现局域互联,把多局域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络系统,真正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5.建设信息化示范乡镇和信息化应用示范村。注意的问题,一是示范乡镇及示范村数量的多少,要以本地区实际所辖区域的大小决定;二是示范乡镇及示范村的布局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要考虑这些示范村镇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三是示范工作要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形象工程。


        (三)创建一个系统——农业信息应用系统


        农业信息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市场与科技服务和农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任务是,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的各类农业经济信息。①信息采集,包括农业市场和农业生产操作两个方面的信息采集。②信息加工与处理,包括信息的筛选、提炼、分类和排序。③信息发布与应用,一是通过农业信息站发布;二是通过开发与应用相关软件发布;三是选择具备实现农业信息化基本条件的镇村进行示范,积累经验,取得成功后,由点到面推广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


        (四)造就一支队伍——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


        对农业信息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一是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高的*治素质;二是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三是要具有做好专业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和较高专业素质。农业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农业信息技术,掌握农业信息络的建设、应用、维护和管理,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有效地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管理。一是加强思想*治教育,提高职工的*治思想素质;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有效的农业信息化人员培训制度,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建立定期考核、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定期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岗位考核;四是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推行农业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认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即络管理员、中级络技术员、高级络技术员、高级络设计师、高级络专家。


        (五)建立一个机制——信息发布、使用、双向沟通机制


        1.建立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中心。当前,重点是对现有农业信息站进行集成整合,提高站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切实改变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中“有路无车”、“有车少货”、“有货不精”的局面,切实扭转“索取多、提供少”的现象。


        2.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等环节的规范化,资源共享、络互联互通,增强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化经营体系。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化经营体系,依靠现代化的农业信息络,构筑农产品供求信息络大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营销层次。不断进行机制创新,积极鼓励、大力联合外资、民资及法人资本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创办或参与农产品信息市场建设,增强农产品信息市场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统一、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报送和发布制度,统一和规范农业信息的发布方式、管理权限和范围;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考核制度,提高农业信息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检查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法制建设,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5.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二传手”。结合乡镇农技推广体制的改革,每个乡镇明确一名固定或兼职的信息员,负责在上收集与本乡镇发展的相关信息,发布本乡镇的供求信息,并及时传递给广大乡村干部、农民及企业。对乡镇农业信息员要加强培训、管理、考核,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善他们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鼓励村组干部、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等,充当农业信息的“二传手”。


        (六)把握一个趋势——农业智能化


        1.发展智能化农业的基本要求。①始终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致富”的目标。②始终遵循“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的技术路线。③坚持智能化农业建设与当地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密切配合,与本区域的农业信息资源收集与开发利用、信息络建设、信息标准化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充分结合,既要保证农业专家系统的质量,又要加快推广应用步伐。④较好地实现“本地化、平民化、傻瓜化”。⑤建立各种形式的“智能农业决策站”、“农村致富站”等,实现农业专家系统的远程咨询、诊断、技术服务等,达到与主流信息技术接轨。⑥开发以品质和效益为目标的“优质高效型”和蔬菜、果树、花卉、畜牧、水产等“经济高效型”农业专家系统,帮助农民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2.发展智能化农业的基本任务。包括:①智能农业“平民化”,弥补我国农村农技人员短缺的问题。②智能农业标准化,做到信息共享,系统兼容。③智能农业纵深化,由小面积的示范向大面积的推广迈进,不断提高精准农业与数字农业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科技含量。④智能农业络化,将信息络与智能农业相结合,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和信息传播。⑤智能农业产业化,研制开发面向农业的络系统、多媒体系统、决策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各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设备形成规模化的产品,创建大规模、高档次的大型农业信息产业。⑥智能农业基地化,建立信息农业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或科技园区。⑦智能农业人才“两栖化”,加强多层次多学科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巩固和加强当前农业高等院校内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七)完善一个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农业信息化硬件指标。包括:①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指标,主要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S)的水平。通讯络:各种有线、无线通讯络的数量及其覆盖的范围。计算机络:计算机络数的多少及其覆盖的范围。带宽分布情况:10mb以上传输速率的络计算机用户的数量及其覆盖范围。电视络:电视台的数量,其中有线电视台的数量,电视络的覆盖范围。电话用户数:拥有有线电话农户数,拥有移动电话的农业人数。电话普及率:拥有有线电话农户数占农业总户数的百分比,拥有移动电话的农业人数占农业人口总数的百分比。电视机用户数:拥有电视机的农户数。电视机普及率:拥有电视机的农户数占农业总户数的百分比。②农业信息技术装备指标,包括计算机的拥有量、站数量、局域数量和信息设备完好率。


        2.农业信息化软件指标。①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类数据库的建设指标,包括农业数据库的数量、各类农业信息获取总量、及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②农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指标,包括农业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数量及利用率;农业应用软件开发的数量、种类及利用率。


        3.农业科技人员素质指标。包括,①具有计算机知识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以及占农业劳动力比重;②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使用的农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以及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4.农业信息化效用指标。农业信息化效用指标是指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效果指标。①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的应用指标,即直接应用各类农业信息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数以及用户普及率;拥有计算机的农户数以及普及率;利用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农作项目数;利用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农作项目数以及占农作项目总数的比重。②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指标,即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农业信息技术贡献率:年度农业信息技术进步速度占年度农村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比重。


        四、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的战略措施


        (一)增强意识、转变职能,强化领导


        1.提高*府部门的农业信息意识。*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2.提高企业和农户的农业信息意识。企业和农户是信息服务的最终用户的接受主体,同样必须要增强他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意识,刺激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欲望、动机和能力,并积极投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使之不仅成为农业信息所带来利益的享受者,而且成为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3.提高全社会的农业信息意识。农业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应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农业信息化意识。


        8984.*府支持和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府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对农业科技经济信息络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络建设步入稳健、有序发展的轨道。


        5.强化服务与引导。*府要以加强直接为农民和市场服务的互联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状况不断改善,应尽快建立起覆盖市、县并延伸到大多数乡镇以及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开发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发挥好信息在农村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和引导作用。


        6.强化领导与组织。*府部门要积极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信息质量、扩大信息容量、提高应用系统的联程度,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力发展农业信息企业,按照市场发展需求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与效益,增强农业信息在经济增长中的服务功能。


        7.强化管理和调控。一是加强对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规划管理与信息标准化管理;二是加强农业与农村信息资源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同时防止信息污染和信息误导。


        8.搞好规划。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运行高效”的原则,力求起点高、方法新、特色强。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达到投资适度、运行便捷、及时有效的目标。


        (二)加大投资力度,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可分两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另一类是开发性的。应鼓励部门、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投资体系。要将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中,作为重点项目给予扶持。


        1.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地方*府财*要加大农业信息络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2.制订优惠*策,多方筹集资金。尽快建立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地市*府设立“发展基金”,应是当年技改贷款的1.5%~2%;每年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拨出0.5%~1.5%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3.重点投入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①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和强化信息服务;②利用计算机络、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加强农业信息建设;③加强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④加强对信息站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信息和站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对信息操作、采编人员开展经常性教育,提高日常工作中遵守各项制度的自觉性,杜绝人为信息事故。


        (三)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


        1.成立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加强综合管理。在当前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较松散的情况下,成立“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强化*府领导,建立“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的新型自律化的一种管理形式,各部门、各单位联合、共建,互补,充分发挥集约化、整体化、系统化的优势。


        2.建立健全市、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建立领导小组,编制规划、计划,审批、审查、指导信息化建设;成立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智囊团;完善提高各县(市)区*府信息中心。


        3.发展农业信息络公司、农业科技咨询及中介公司。鼓励企业和外商创办农业信息公司和信息科技咨询、中介机构;鼓励以为农民提供服务,利用农业市场信息组织农民种植以及以农产品运销为主的农村社团组织、合作组织的发展;鼓励科研单位送科技下乡和对种养业进行产品承包的做法;鼓励龙头利用络信息闯市场的做法。


        4.加强教育和培训。把农民作为农业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让他们能够方便地上,并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加强农业信息化知识的普及,逐步提高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素质,使其有意识地去利用农业信息络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


        5.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专门人才。一是在大中专院校设置新专业并适当扩大招生人数;二是争取与国外教育机构、研究机构联合培养高级管理、技术人才;三是在实践中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能够规范地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服务的队伍,用于带动农业系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农业信息化实验基地


        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沿海近台优势,结合本地特点,开辟一条具有沿海特色的农业信息化道路。


        1.建立农业信息化实验基地,先示范,后推广。选建和试建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吸收多方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大型企业和公司为龙头,以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为基地,以现有的农业信息络设施为载体,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系统组装,提高系统运行水平,以基地带区域,以区域牵动全局,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


        2.把加强国际合作作为信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达到国际标准的涉外信息组织机构与队伍;二要鼓励信息机构与国外信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鼓励和支持境外机构开办合资企业和分支机构;三要鼓励信息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信息服务窗口;四要形成一套符合国内外委托要求的信息咨询报告格式和信息咨询论证方法,逐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的程序、规范和做法;五要采取保护性*策,为信息机构、企业参与国际信息活动提供有利的*策环境。


        (五)重视与乡镇联,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问题


    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从乡级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当前,可抓紧做好一批产业化重点乡镇上的试点工作,此后根据各县(市、区)农业现代化规划的时间要求分期分批为乡镇农技站配置计算机,开展上技术培训和基层信息员业务培训,逐步把计算机上和农业信息服务列为“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的一项新的考核内容。要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离不开如下要素的建立与完善:①建立农业信息站。在建立信息站的基础上,每个乡镇配备一名专职信息员,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使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②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工商户,一头连国内外大市场,一头连若干生产基地和农户,实现信息的充分沟通,将农民引向市场。③培养农村经纪人,一方面与农户联系,一方面通过络、信函、报纸、电话等渠道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在上及其他渠道上发布,联系业务,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信息服务。④广泛利用多种媒体,多管齐下,不管什么方式,只要有效就应积极采用。


        (六)创造法律环境


        要加快研究制订信息化的有关*策和相应的规章条例,把信息化相关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一是在第三产业普查统计的基础上,将信息产业列入产业统计科目,并尽快争取列入省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在财*预决算中列支信息产业这一科目。二是明确信息化工作的法律地位,规定各级*府有关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行为规范,将管理信息活动作为决策过程的一个法定程序。三是尽快组织制订地方《信息法》,用法律手段调整和处理围绕信息化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信息权益关系,指信息人员、组织对其所创造的信息成果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信息协作关系,指不同信息主体之间信息的转让、处理、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等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信息管理关系,指国家和各级信息组织对信息活动进行计划、协调、组织、监督和指导所产生的社会关系。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信息法》是特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作用于信息活动的过程;而且《信息法》并非涵盖所有信息领域的社会关系。四是建立信息法律体系框架,其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法、信息技术法、信息产业法、信息流通法、信息人才法、信息机构组织法、信息物资管理法、信息安全保密法、信息产权法、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


        (七)积极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


        农业信息产业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对农业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相关产业的总称,是一种行业性的信息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现了信息社会的本质特征。我国农业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全球络风靡、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农业信息产业化程度,加快农业信息产业化进程已变得十分必要。


        (八)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市场化发展程度比较高的条件下得到发展的,只有在实行产业化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农业生产规模与信息化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小,不可能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因此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较低,很难实现信息化。二是信息技术应用范围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例如目前推崇的“精细农业”,根据北美的经验,农场规模在250公顷以上才能发挥其作用。许多其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采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三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在一定规模上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必须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因此,首先,农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必须在市场里进行交换以取得效益。在生产行为决策过程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都以市场供求变化来确定。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业生产实行明显的分工,直接生产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是分开的,但它们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农工贸综合体,各种实体的运作由不同的人员去实施。第三,农业生产要有一定的规模,强化农民对信息的需求。

1
查看完整版本: 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研究b1ddw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