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盖州古今文明
大清河亦称清沙河,俗称南大河,是盖州古城的母亲河、生命河。
清河有史记载元朝称柞河,明代称清河,明代《全辽志山川志》有“清河城南门外”。据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记载:“清河,又名大清河,亦曰青沙河,俗称南大河。在城南里许,长约一百二三十里,由连云岛直入渤海,是为海口焉。
上善若水
清河的水系带着母性的温柔,有情有义、柔情万种的流淌着,它将灵性与平和延伸到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使这里的万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盖平县志》说:“旧日民俗,多务耕田,尚节俭,知重礼仪。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地方人民营商者尚少,盖不以私为汲汲也,居民除旗族外,大抵有山左(山东)关里迁徙,而来者多为其习俗每沿用故乡惯例,不失幽冀坚强,邹鲁朴厚之风。”大清河流域民风淳朴、民俗厚重。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特色,包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习俗、岁时节日和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等。这些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文化现象,是大清河流域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记录盖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大清河也曾记录下盖州“九州通衢”的盛境。
据《明史志第十七》记载:“辽东都指挥使司,元置……元盖州,属辽阳路,洪武四年废,五年六月复置,九年十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复废。东北有石城山。又北有平山,其下有盐场,又东有驻跸山,西滨海,有连云岛,上有关。又北有泥河,南有清河,东南有跸里河(碧流河),下流皆入于海。又南有永宁监城,永乐七年置。又西北有梁房口关,海运之舟由此入辽河,旁有盐场……”明政府在辽东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对东北进行开发,各地商人也纷纷前来贸易。
盖州历史文化的长廊
清河文化始终贯穿着、涵盖着盖州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
这里先后出现过很多社会文化名流,“吾邑山水接长白、辽沈汇归之秀,文武异材不无蔚起乎。”于天墀、王晓岚等在清河流域民间的影响是巨大的。自金明始,盖州进士、举人、生员、贡生等层出不穷。明清以来,一直到民国,文人在盖州各项事务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文采也装点了盖州地域风采,在盖州任过职或客居的文化名流被盖州灵气所感染,同时也将外埠文化融入其中。
古人以水为喻,诠释哲学的真意。大清河追溯了盖州古城久远的历史文化、远古文明,凝聚过历史风云和盖州百姓人生的故事。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清河,一条流淌不息的历史文化名河,她承载的文化和历史,犹如璞玉,将永远铭记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