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青石岭镇*粮堆村西南方向的稻田地里有着数十座大小不等的土丘,这些土堆虽然不高,但在一马平川的稻田地里仍显突兀,若登高远眺这些土丘,犹如草原上的帐蓬一般,密布于田野之中,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粮堆”。
“*粮堆”由“谎粮堆”演变而来。据《盖平县志》记载:“谎粮堆,在城北二十余里,相传唐太宗征高句丽,乏粮,夜筑土堆覆米于其上,以诱敌,今已圮废无存。”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盖苏文与其妹盖苏贞死守孤城,城内存有充足的粮草。唐*千里远征,给养困难。盖苏文断言,坚守三个月,唐*必会因粮草不足而不战自退,无功而返。唐太宗李世民也察觉到,这样下去对唐*不利,便连夜召集众将,商讨对策。*师徐茂公献上一计,唐太宗当即采纳,随即令士兵于当天夜里,在营寨中修建数十座大土堆,在修到七十二座半时天已放亮,唐太宗令士兵在垒起的土堆上撒上一层粮食,然后在周围的地上也撒一些粮食。第二天早上,盖苏文站在青石关上向西北方的唐*营寨望去,突然大惊,在唐*营寨中,平地上粮食堆积如山,那些*粮看起来足够唐*用上一年有余!而高句丽的*粮仅够支撑半年。一夜之间唐*便能运来如此之多的粮草,如再坚守不战,唐*不但粮草源源运来,援兵也会持续增加。那样的话,高句丽必败无疑。于是盖苏文决定放弃死守的计划,弃城撤兵。徐茂公早已料到,便在青石岭布下精兵良将,伏击敌人。高句丽*队果然中计,经过激战,高句丽*大败,盖苏贞被薛礼刺于马下,盖苏文带领残*败寇怆惶逃掉……
经历了多年的沧桑岁月,当年那七十二座半蔚为壮观的“*粮堆”早已淹没于历史的河流中,但实际上传说中的“*粮堆”并非已“圮废无存”,其旧迹至今尚存。
日前,笔者来到青石岭镇*粮堆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村西南稻田地里的“*粮堆”遗迹。来到一座土丘前,村干部告诉笔者,眼前这座土丘即是“*粮堆”,当地人称之为“坨子”,每座“坨子”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4米左右高,农民们世世代代在上面种地、建房,如今早已不现古时候的模样,在外人看来,这不过就是一些普通的土丘而已。令笔者惊奇的是,这一座座普通的土丘竟然都有自己的名字,王坨子、火坨子、老姚坨子、刘家坨子、佟家坨子……七十二座半坨子分布于*粮堆村、红旗村一带,总占地面积达7.5平方公里左右。
笔者置身于“*粮堆”间,向东南望去,不远处的青石古关、高丽山城与之遥遥相望。突然间,笔者仿佛化身唐朝士兵,心情异常澎湃,一阵微风吹过,耳边仿佛还能回荡起那千年之遥的金戈铁马之声,历史的尘烟,穿越历史扑面而来,竟然是那样的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座座“*粮堆”彰显出盖州历史文化的悠久和辉煌,是盖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