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海养殖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复制链接]

1#

海璟·Evelyn

数据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期文章中,我们提到“我国近海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近海污染对近海养殖的威胁。其实近海养殖和近海污染是相互影响的,造成近海污染的一部分原因就来自近海养殖。近日,山东为全面清理整治渤海海水养殖污染,还特印发《落实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实施方案》。

那么近海养殖究竟给环境带来了哪些污染?

一、饲料污染

残饵污染是过去几十年水产养殖都存在的污染源之一。

国家海洋局年对海南岛周边近海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显示,从陵水内湾海水成分分析,这里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成因除了万泉河和陵水城市生活污水入海湾外,海水养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占很大比例。

以养石斑鱼为例,陵水养殖户每天都会有30%的饵料未被摄食,残饵溶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邻近浅海的主要污染源。同时大量残渣饵料被任意排放入海,也是多次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而赤潮的频繁出现又导致了近海海域环境质量的下降,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更大的损失。

二、抗生素、生长激素的污染

由于网箱多集中在浅海区域,水流不畅,海洋物质交换缓慢,导致养鱼网箱附近的海水污浊不堪,底部海域几乎成了“不毛之地”,海藻和其他生物根本无法生存,这也导致一些危害鱼体的菌群大量繁殖。因有害菌的威胁,很多鱼会出现健康问题,而养殖户们为及时止损,会选择使用大量抗生素。

同时,传统饲料的原料本身来源于海洋捕捞的幼,杂鱼,因缺乏技术含量,无法满足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从而养殖户们会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生长激素和抗生素,以保证鱼体“表面健康”的生长。

而这些含有超标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的鱼和水体,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使菌群产生耐药性,而耐药性的传播及变异则有可能导致超级细菌,这无疑是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水体交叉污染

由于我国近海养殖普遍养殖密度都高于海区的环境容量,养殖环境得不到保证。首先光是养殖动物的粪便就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海洋物质交换,这些被粪便污染的水体就会交叉感染到周围海域。此外因为近海养殖的不稳定性,自然灾害导致繁殖动物死亡,动物尸体造成的水体污染,也会因为交叉流通,而污染周围海域。

四、设备污染

我国近海养殖总体技术水平较低,临海附近设置了很多的EPS泡沫浮球、木结构小型网箱等,由于这些设备造价低廉,制造方便,而被普及推广,但是,其抗风浪性能相对较差,很容易被毁坏。每年给周边海域带来大量海漂垃圾,造成较为严重的“海洋白色污染”。以泡沫浮球最长使用寿命6年来计算,海上养殖集中的三都澳总共有30多万口渔排,每年至少5万口渔排会产生泡沫浮球垃圾。

另外,这种养殖方式的设备水平低,水处理系统不完善,无法有效杜绝原生水体各种不可控因素。

当然,除了上述内容,近海养殖对海洋环境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污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那么这些方面的污染,人们想到了哪些方法来解决呢?我们下期继续分享。

海璟·Evelyn

数据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近海污染,很多人看到这个词时都一扫而过,无关痛痒,只觉着离自己很遥远,并没有去思考这个词背后所蕴藏的危机。其实它关乎到所有人,甚至是地球的健康。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近海污染对“人类餐桌”的危害。

国际权威杂志《科学》曾发表了以加拿大科学家为首的研究小组的文章,指出,由于过度捕捞和污染正加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如果按目前速度继续下去,到年,这些面临捕捞的种群将完全崩溃,失去捕捞价值,人们将无鱼可吃。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着这篇文章在危言耸听,不相信近海污染有这么严重!别着急,我们来看一看来自google地图的资料。

图片拍摄的是中国渤海湾。外海的蔚蓝与海湾内的黑色与蓝绿色相间的颜色形成鲜明对照。黑色与蓝绿相间的颜色是污染。


  把上图局部放大,污染看得更加清晰。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在渤海湾,山东东营附近海岸,*河入海口也有这样的污染。

 

还有山东半岛,边缘泛黑的情况也很明显。


  

将上图山东半岛某部分局部放大后,边缘那一圈灰色的物质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污染。
  

而像这样的污染,不仅仅存在这几处,像长三角、温州、福建、海南、辽东三省等地,几乎我国所有沿海的海岸线,都有这种边缘泛黑的情况。而在日本海岸线的对照下,我国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长三角与日本的对照

单看这张日本海岸线的地图,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海岸都非常干净,基本没有泛黑的情况,看不到明显的污染。
  那么在近海污染的背景下,近海养殖区还好吗?你吃的海产品还安全吗?

早在年,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称,年东海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平方公里。与年相比,二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4.9%,三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21.7%,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24.9%,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36.0%。

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显示,我国80%的近海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对72条主要河流在入海口处的水质监测数据进一步表明,超过50%的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内陆淡水河流输入到海洋中的污染物总量约为万吨。
  

看到这里,你是否想过你家日常餐桌上的鱼和海鲜可能是来自这些被污染的近海?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性蛋白中,有15%以上产自于海洋,海洋提供了世界捕鱼量的95%。而我国水产来源目前大部分来自近海网箱养殖和近海捕捞。也就是说,中午你吃的鱼,可能百分之九十五是来自这片近海养殖区。

近海养殖区污染严重危害海产品安全:

工业污染

重金属污水排入到海洋当中,最终会沉淀到海产品当中。因为重金属通过河流或者雨水冲刷入海的话,大部分沉积在瘀泥里,因此重金属对贝类的影响最多。此外还有一部分可能进入到蜉蝣植物、蜉蝣动物的体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经过常年的累计效应,就有可能会对鱼类本身造成重金属的死亡。因此,如果这些鱼类在没有严格检测就进入农贸市场,极易给人类带来安全问题。

人类生活污染

研究人员随机从近海捕捞鱼和虾类,发现超过80%的消化系统中都有塑料纤维和颗粒。而这些鱼和虾会将塑料带入食物链。更可怕的是,就算我们现在停止生产塑料,海底的塑料颗粒也无法减少,只会越积越多。我们可能以为,把东西扔进海底,它就会沉到很遥远的地方,而事实并非如此。海底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报道记载,怀孕的抹香鲸肠胃里塞满45斤塑料垃圾,和腹中的幼崽双双死亡)其实,塑料已经遍及近海。

近海养殖自身污染

近海养殖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近海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是网箱养殖,而网箱养殖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办法实现废水处理,也就是说,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鱼类残饵、粪便、遗骸所产生的N、P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以及一些饲料中的添加剂、消*剂、抗生素,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箱进入外海。而被污染的海水,又不断在“滋养”着网箱中的鱼。这样养殖出来的鱼,可能渔民自己都不会吃!

那么海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近海养殖区污染又该怎么解决?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渤海渔业“透支”严重渤海水质恶化,渔业堪忧。以辽东湾为例,原有各种鱼类约种,目前仅剩92种,下降了40.6%;已难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鱼汛,鱼类资源仅是上世纪80年代7%到8%的水平“今年的基围虾、梭子蟹都完了。基围虾几乎绝收,梭子蟹成了牙膏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6月底来到河北省*骅市南排河镇,一些养殖户告诉记者:“正常蟹肉是一块块的,牙膏蟹则成了一坨坨的,跟牙膏似的,是海水污染让梭子蟹有了这种病。最近牙膏蟹已开始显了,根本治不了。”记者日前深入环渤海的天津、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市部分沿海渔村了解到,近年来渤海水质恶化,部分地区近海渔业养殖“年年养年年赔”,部分海域已难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鱼汛,渔民几近“失海”。由于渔业资源减少,休渔期难“休”、绝户网难“绝”问题凸显,导致渤海渔业资源进一步遭到破坏,近海捕捞陷入恶性循环。水质恶化几近“失海”南排河镇是一个纯渔业乡镇,5万多村民主要靠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为生,但由于近年来海水水质恶化,养殖业逐年萧条。“养了两年,赔了两年”,*骅市森瀛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白宝深年到年承包了亩海面养殖南美白虾,第一年投了多万尾虾苗,只存活了不到1/5。第二年投了上亿尾,最后只收了3万多斤。“40尾是一斤,相当于只存活了1%多一点。”白宝深后来转行开冷库,但由于养殖业不景气,冷库生意也难以为继。“年以后,海水水质逐年恶化。根据今年最新检测数据,5海里之内海域亚硝酸盐基本都超标10倍、COD(化学需氧量)超标6倍。亚硝酸盐指标主要影响虾、螃蟹肝脏,稍微高一点就可导致死亡。”南排河镇*委副书记田金栋说,海水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比如说南美白对虾虾,一年可投三到四回苗,但今年已死了两茬苗了。好多虾农贷款都还不上,一些人赔光了只好外出打工。过去养殖业兴盛时一亩池塘租金一千元,现在只有两三百元。

为了减少海水水质对养殖业的影响,一些地方*府近年来引导渔民发展工厂化养殖方式来规避污染风险。“水质7、8月份最差,10月份以后最好。在水质最好的月份取海水,水质不好时就补充地下水,COD高的时候往养殖池充氧”,田金栋说,但这样的方法成本高,还做不到大面积推广。

不仅养殖业不景气,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也整体下滑。河北沧州一些从事海洋捕捞的渔民告诉记者,今年打的对虾很少,梭子蟹也少多了,一天只能打上三四十只。皮皮虾个头小,过去大的能到20厘米,现在也就10多厘米,大家都叫“江米条”。在大连普兰店市下辖的皮口镇渔业码头,50岁的渔民李慎玉告诉记者,这几年海里的鱼虾很少,近海又多被承包给了个人不能捕捞,他只能往深海里走。“现在要往海里走两个半小时,才能捞到点鱼。”李慎玉说,除去船员开支,一年剩不下多少钱。根据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提供的数据,辽东湾原有各种鱼类约种,目前仅剩92种,下降了40.6%。辽东湾已经难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鱼汛,鱼类资源仅是上世纪80年代7%到8%的水平。

休渔期难“休”绝户网难“绝”6月1日到9月1日,是渤海伏季休渔期。但记者在河北、辽宁、天津环渤海县市走访发现,由于近年来渔业资源减少,休渔期“偷渔”现象开始显现。此外,为加大捕获能力,渔民偷偷使用地笼、浮拖网等国家明令禁止的“绝户网”,导致渤海渔业资源进一步遭到破坏,近海捕捞陷入恶性循环。在河北乐亭县浪窝口渔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几个渔民正将捕获的六大箱八爪鱼装车。从掉到地上的几只八爪鱼来看,这些八爪鱼长度还不到20厘米。在辽宁盖州市镶红旗村一家海鲜店,记者看到水箱里装满了拳头大小的螃蟹、海螺、章鱼等各类海鲜。记者问休渔期为什么还有海鲜时,店主小声告诉记者:“自己家有渔船,偷偷出海打的。”河北、天津不少县区在暑期开办“出海打渔”旅游项目,一家正规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旅游项目得到相关部门审批,只是观光为主的体验项目,一般出海不超过2海里。但记者走访发现,从事“出海打渔”的黑船很多。在河北乐亭县浅水湾景区,一个举着“出海打渔”牌子招徕游客的渔民告诉记者,4个人只需要花元,就可到20海里远的地方打渔,保证能打到货。记者问会不会被渔*逮着,这个渔民肯定地说:“我们家没事,你放心好了。”由于渔业资源减少,一些渔民为加大捕捞能力,使用地笼、浮拖网等“绝户网”。“我们不去打,别人也会打,最后自己受损失,只好偷偷用些*府不让用的方法。”辽宁一名渔民说。有渔民介绍,最厉害的是一种“浮拖网”,“两个大马力的渔船拖着,在海里‘上到天、下到底’,船只经过的地方,基本上是一网打尽,小鱼苗都能被打上来。”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张洪亮说,现在一些近岸渔民,先用高压水枪把海底二三十厘米的泥沙全部翻起来,水枪之后紧跟着是渔网,把翻出来的鱼虾贝类一网打尽。这种方式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比绝户网还“绝”。过度用海“透支”海洋生态《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频发的填海、污染、无序养殖等过度开发问题,正严重透支渤海海洋生态,也是导致渤海渔业生产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填海造地会改变海洋渔业资源的生存空间和洄游路线,改变水动力和潮汐规律,使得鱼汛减少。近年来一些地方填海项目基本叫停。但记者走访中发现,大连普兰店、盖州等地仍在填海造地。在盖州市田家崴子村村南近海区域,记者看到成片的空地上长满荒草,村民们说,这大片的空地就是填海造出来的,主要给一个造船厂使用。在海边,记者看到十余辆大型运输车满载大块的山石列队停在岸边。村里一家小卖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在村子东边的山上,经常有人放炮开山,“把炸下来的石头拉到海边,一部分填海,一部分装船运到锦州,那边也在填海造地。”近年来,受陆源排污和海上溢油等影响,渤海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尤其重化工企业不断在环渤海地区聚集,对近海养殖及捕捞业带来严重影响。“海水颜色都不一样了,过去抽上来的海水是纯白色的,现在是黑绿色的。”河北一些渔民说,河北海域是*渤海大型洄游经济鱼虾类及各种地方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繁育、索饵带,被称为鱼虾“幼儿园”。污染对海洋资源的影响是致命的,“大鱼都活不了,别说小鱼小虾了,而小鱼虾死了,渤海还能好吗?”此外,记者走访发现,渤海近海养殖缺少有效监管,呈现无序发展状态,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瓦房店市是大连地区海参养殖规模最大的区域,记者发现,当地近岸海域大部分被用塘坝分割成长方形的海参养殖圈。近海很难看到完整的海滩。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说,养殖海参需要在近海人工造礁,大量投入的土石方使得海岸线地平面升高,影响了潮汐涨退。一些人工岛礁和海参圈向海里延伸数十公里,直接造成海底洋流走向的改变,并导致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过度开发已成为渤海生态恶化的最重要原因。河北海域大陆海岸线长.85公里,经过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等开发,截至年的数据,未利用岸线仅剩不到3公里。一名渔民说,过去退潮后沙滩可以晒太阳,会生长一部分藻类,鱼虾在幼体时可以吃。但现在,沿海滩涂要不被港口占据完全被破坏,要不成了养殖池,涨潮时有水,退潮时也有水,很多潮间带生物已经没有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