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于学忠回顾走过的路 [复制链接]

1#

回顾走过的路

——散文集《盖州情韵,流淌千年的风雅》后记

春节过后,我把早些年写的,并在各报刊杂志、中国作家网上发表的作品,予以收集整理,选出一些篇章,组成个散文集,准备结集出版。我做出此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想了好久;年前,在我的报告文学集《岁月深处是芳华》研讨会上,营口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赵树发提议,让我有机会出部《岁月深处又见芳华》,不谋而合,最终下决心了却一桩心愿,给人生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这本散文集取书名为《盖州情韵,流淌千年的风雅》,这与我有关,我爱盖州。我是盖州的一个份子,七十年代出生于盖州南部一个名叫二台乡“北泉”的村落,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我的爱,我的全部情感,就深深地植根进这片厚实的土地。

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魂。这个城市的魂就是这座城市的根文化。《盖州情韵,流淌千年的风雅》一书,设有“千年文脉承风雅”、“百川归海万象合”、“山水相依展画廊”、“古风古韵今犹在”、“月霁风清史话传”、“漫笔时光裁风尘”共六辑,收录作品有76篇,23多万字,这些作品已在《营口日报》、《营口晚报》、《营口日报》(盖州市版)、《辽河》等报刊杂志及新华网、凤凰网、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从发表时间上看,前后跨度近十年。这是一部描绘盖州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描写盖州民族风俗,描述盖州真实生活,讲述盖州历史变迁和记录内心情感的集子,是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沾染深情的文字,纪实性地为我的盖州塑像,为我的盖州写真。也许集子中有些作品,在文字运用上会显得有些幼稚,甚至简陋或者拙劣,也会有一些篇幅,在语言描述上会带有显得言不达意等等,但是这些作品,大多是十年积累创作的,述说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时事。对于盖州来说,多年,穿越历史隧道,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植根于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成为盖州这座城市的魂。

读书是我的一份兴趣,写作是的一份爱好。回顾走过的来路,自己断断续续写下了许多文字,也获得了一些所谓的“名衔”,什么国家级、什么省级的……一直不敢称谓“家”,虽然谈不上所谓的“才华”,更不愿“华彩”显露,自己是个啥?更何况写不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流传于世的幽雅,总以谓“家”,感觉很渣!我始终以“生活有心人”而自居。这本散文集的出版,我并不需要为自己争得什么荣誉。常言道:“人到中年天过午”,也万事休了,“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经历过了人生风雨的洗礼,许多年轻时看不懂的人和事,现在终于看清了看淡了。只希望平安、平淡、平静,更习惯于粗茶淡饭的安逸。虽然,身不高大;但很敦实、实实在在的也能顶天立地。无论岁月如何变幻莫测,现实生活如何刀光剑影,咱还是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活得实实在在,心安理得,永不悔改凭着良心做事,不昧着良心做人的初衷。常言道:“文学史是人类史,文学的功能是记录历史故事、知识、温情等,划分到某一个具体的年代,具体的圈子,有人记录下来,就是对后世的贡献”。的确,让后人看看,原来他们的先祖这样生活过。无论如何,优秀的文字总承载一定的使命,切入时代大现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