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北小城故事盖州 [复制链接]

1#

一段城墙巍峨矗立,诉说着边陲古道上的狼烟往事。一缕墨痕浓淡相宜,谱写出山川大地间的家国情怀。这座因驿路而兴起的城市,名为盖州。

考古

盖州市东北方向大约八千米处,有段最高处约19米的城墙,这是目前已知东北地区体量最大的古代夯土墙体。千百年的光阴里,它所在的青石岭山城见证了盖州的历史变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辽宁省文物普查队在青石岭山城周围的地面调查中,发现了大量残存的瓦片和石臼。专家们随即对青石岭山城实施了保护措施。然而这座城池的规则、用途等更多细节,却一直掩盖在历史的迷雾之下。

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盖州市人民*府邀请,对盖州青石岭山城进行先期五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围绕青石岭山城地标式的城墙,考古学者们展开了发掘。在此过程中,几枚印刻着莲花纹和忍冬纹的瓦当残片让队员们极为兴奋。因当地百姓传说山上曾经有“金銮殿”,故名金殿山。

考古学者经过发掘,在这个边长大约8米的方形石砌台地周围,发现了一枚唐初铸造的开元通宝。学者们进一步确认,金殿山及其所在的青石岭山城使用年代可能从公元五世纪初一直到公元七世纪中下叶。在金殿山东南侧,四个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台地组成一个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

考古人员根据城址规模和出土文物推测,青石岭山城在鼎盛时期人口多达数万人。城中百业俱兴,是当时颇为显赫的*事、行*要地。随着考古调查和发掘的不断深入,青石岭山城的完整面貌逐渐呈现出来。

这座城池周长约米,城墙上目前发现门址六处,城墙四角各有角楼遗存。根据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发现,距离青石岭山城大约2.5千米处,耸立着辽东地区著名的古代关隘——青石关。随着相关史料记载的搜集,一段金戈铁马的历史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

唐贞观年间,朝廷决议派遣*队收复辽东,时任营州都督的张俭进渡辽水,逼近建安城(今天的盖州青石岭山城一带)。经过数月激战,最终取得胜利,史称“建安之战”。这是唐朝收复辽东的关键一战。此后,唐太宗御驾亲征,在辽东建立起了牢固的前哨阵地。这座据险关以守的山城,在后世的诸多战争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经过数年的考古发掘,专家团队认为,青石岭山城作为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的高句丽时期大型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保护价值。年5月,这处山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青石岭山城如同一块无字的碑刻,荒烟蔓草,夕阳西下,高高耸立的城墙见证着烽烟迭起的往事,也为这片土地埋下了前行的基石。

历史

年,盖州市启动古城改造与提升工程,决定在当地博物馆中陈列一座盖州古城的微缩模型。

在民国十九年的《盖平县志》中发现了《盖平县城略图》,他决定以这幅图为蓝本,标注现有的建筑遗存。《盖平县城略图》中的盖州古城保存着明代卫城的风格,城内有马道、城周有护城河,其中玄真观和钟鼓楼至今遗迹犹存。

盖州钟鼓楼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年),这座位于古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长37米,宽14米,由楼座与座上殿宇组成。同年明朝在这里设置盖州卫,巩固东北边防。这座卫城,早在对抗元朝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就凭借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交通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

明朝在修造完成的盖州城周围陆续设置了数十处雄伟的烽火台,有寇来犯,昼燃烟、夜举火,成为这座古城拱卫山河的标志性景观。

重要的战略位置也让盖州在战乱平息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东北历史上重要的港口城市,盖州早在西汉初期就已经是名震天下的辽南重镇。清康熙年间,朝廷解除海禁以后,大江南北的客商纷至沓来,资金和人流的汇集,大力推进了盖州的经济增长。那时的盖州城内,街市纵横、馆行簇聚,其中,四大会馆名噪一时。

这座“名闻八闽声达三江”的重镇,至今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光芒,见证着古老驿路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承。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